在越是擠迫的城市,人們越想闢出一點私人空間,譬如在嘈雜的公共交通工具戴上降噪耳機以圖一刻寧靜,或是走入以隔板分隔的網吧房間,盡可能享受不受打擾的「me time」。以區隔闢出私人空間這回事,門禁社區(Gated community)的發展是當中的佼佼者。大約在二十世紀末期,全球各大城市開始出現門禁社區現象,保安、無線對講機與拍卡系統已成屋苑的基本配套,正如門禁系統香港大部份屋苑已經廣泛應用。全球各地的人們為了安全理由,日漸傾向選擇遷入會對居民進行管制、建有圍牆或是圍籬的封閉居所。這個現象引起學界廣泛討論,相較於政府提供的公共衞生、安全等服務,人們情願相信門禁社區。私有力量將城市空間切割成區塊,使得政府的角色與功能逐漸消逝。
門禁社區內部通常有完善的公共設備,滿足住戶的生活機能,如游泳池、籃球場、健身室等,猶如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城鎮。門禁社區不僅造成居住空間的隔離,更是生活型態上的隔離,社區內外的生活狀態差異可以相當大。有門禁社區的支持者認為,這有助減少外人在區內出現,保安更容易區別居民與非居民,從而降低居住環境內的犯罪風險。然而亦有批評者指出,門禁社區這種城市規劃,鼓勵排他性,限制了不同階層之間互動的機會,並加劇了城市貧民的邊緣化,造成社會分化。
不過,在疫情期間,門禁社區在中國反而成為了疫情防控的最佳夥伴。社區內的智慧門禁幫助了管治人員以精細化、智能化的手段,掌握社區居民的移動數據,進行嚴格人流管制。門禁社區孰好孰壞,端看居民的觀點與角度。